秦淮画廊

素材图片素材图片
文件类型:JPG
文件大小:1.42MB
尺寸:9933 x 7051

下载所需积分: 5

分组: 大三作品

作者姓名: 史浩均

学校: 南京工业大学

指导老师: 倪震宇

场地位于夫子庙历史街区,秦淮河沿岸的一块狭长用地。在《康熙南巡图》第十卷中有过夫子庙片区的详细描绘,图中的泮池,文源桥,夫子庙的关系和现在非常相近,画中还描绘了当时的江南贡院,一排排的号舍。整个图中夫子庙的轴线,号舍的肌理,秦淮河两岸建筑的肌理,民居的肌理非常分明,在一张图上可以窥见多种空间类型。是研究本次场地很好的资料。反应了许多空间原型,在现实世界中甚至可以找到,有一种奇妙的对话感。 场地位于十里秦淮东五华里沿岸,本次设计关注沿河空间肌理和游船体验的连续性。通过对场地原有的空间类型学的梳理,总结出五种分明的肌理:中轴对称的严肃的夫子庙肌理、垂直于秦淮河的合院式传统建筑肌理、平行于秦淮河的长条型肌理、较为杂乱的大体量商业建筑肌理、层高突出的现代小区的肌理。抽取了其中传统合院式肌理和平行于秦淮河的长条型肌理进行建筑布局,在尺度上回应夫子庙传统的小体量建筑尺度,对典型的院、廊空间及其空间组合进行现代化的转译。 通过对《康熙南巡图》对滨水空间类型的梳理,大致分为突出水面的吊脚式、贴岸式、后退式、在沿岸的空间上可分为连廊式、披檐式和围墙式。在与秦淮河的剖面设计上,在红线范围内丰富沿岸空间的类型,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期望加强场地的文化属性。 游船画舫作为江南独特的交游方式,游船或许改变了我们对于江南的观法和印象。在游船过程中,船中人作为观察者,面向沿河典型的游廊空间,院落空间,自然将线性的秦淮河视为河岸画廊的内部,沿岸游廊和景观则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透过画舫的窗扑面而来。 同时设计关注游船体验的连续性,延续沿河场地的廊道和院落空间,希望将夫子庙延续过来的整个滨水界面激活贯通。我们在场地驳岸设置泊船点,乘船游客可以凭借船票进入小剧院体验一次古人诗中的秦淮烟月。乘心而来,尽兴而归,在内秦淮河设置多个停靠点,丰富游船路径和秦淮游船叙事。本次曲艺中心设计作为河岸的一个重要节点,希望通过延续河岸的院,廊空间类型将功能体块组织在一起,尽可能消解剧院的大体量,融入整个历史街区。 在整体的结构选型上,主要采用了木框架结构,其中主要采用钢木混合节点的螺栓连接,其中部分结合了榫卯的连接方式。通过对南巡图中美人靠样式的栏杆进行现代化转译。从功能上,用简约的胶合木板进行围挡,同时增强横向线条,从而增强了廊道的绵延感,塑造“十里长廊”之感。同时塑造建构的秩序性,也加强建筑的在地性和场所感。

会员专属

开通会员后,每月可获得1000积分,积分可用于下载素材。

高校机构及学生认证免费*

相关内容
秦淮画廊秦淮画廊
秦淮画廊秦淮画廊
秦淮画廊秦淮画廊
秦淮画廊秦淮画廊
秦淮画廊秦淮画廊
秦淮画廊秦淮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