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屋岭书院-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乡村教育空间

素材图片素材图片
文件类型:JPG
文件大小:413.34KB
尺寸:1920 x 1358

下载所需积分: 4

Classical Academy of Ding Wu Ling 2016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王书炜/林炜正/张彤/王长庆/朱颖文/郭志滨 指导老师:王量量/李苏豫/韩洁 基地地址:中国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 类 别:文化空间/教育 丁屋岭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是传统客家山寨,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与小尺度的建筑肌理,从事着采茶榨油与手工编织等传统技艺。客家民居与茶油作坊星星点点坐落在村庄的坡地之上,形成聚落组团的优美景观。 九十年代以来城市化快速发展,大量丁屋岭青年人放弃传统农耕,选择进城打工,丁屋岭经历了严重的空心化历程,大量老人与儿童留守乡村,青年人离乡带走大量资源,也造成乡村教育资源缺失。之后,由于青年人在城市逐渐站稳脚跟,他们的子女也被接到城市里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乡村教育资源持续衰败,空心化现象更为严重,乡村经济发展面临重大阻碍。 到21世纪前十年间,丁屋岭政府发展乡村旅游以发展经济振兴乡村,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与工作机会,吸引了一大批青年人返乡工作就业。但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发展的不平衡,乡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返乡青年的子女选择留在城市求学。返乡就业青年家庭两地分居,常常工作日在乡村工作,周末或节假日返回城市里陪伴子女。这造成了父母与子女间缺乏沟通交流,和谐家庭关系埋下隐患;父母无法全身心投入乡村工作,乡村发展埋下不稳定因素;青年人身在乡村心系城市,乡村去空心化进程并未完全成功,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空心化村落。而这些分离的家庭正需要我们的人文关怀。

面对新型空心化的现状,我们希望形成一种新型乡村教育模式,通过互联网资讯技术、营地教育、复合功能与可持续设计的策略来满足丁屋岭的教育需求、完善乡村教育设施,促进城乡交流与乡村经济发展。设计针对部分原有的废弃或衰败的建筑进行改造与功能置换,并引入预制化的竹建筑单元,化整为散,结合坡地地形、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发挥乡村优势,重拾乡村记忆,构建新式乡村学堂。

学科
建筑与环境
国家与地区
时间
会员专属

开通会员后,每月可获得1000积分,积分可用于下载素材。

高校机构及学生认证免费*